找到相关内容229篇,用时49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论现代科学理论与佛教文化的统一性

    人类,才能给人类带来幸福而不是灾难,才能美化人类生存的环境而不是破坏甚至毁灭这个环境。  佛教是佛佗对九法界众生的言教,它阐述的是宇宙人生的实相,并指出了众生与此实相相应的解脱。宇宙是指时间和空间...难以出离,这是很令人哀怜的。许多佛教界大德,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舍身忘死,在所不惜,众生以何因缘趣向佛法,则以何方便度化,接引。人类在深层意识中寻求究竟解脱的欲望是本来就有的,这是本具的如来...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122856004.html
  • 从传统佛学的演变和发展到现代佛学的问世

    出世间的最高境界或最高理想——“涅般”——“灭度”——“圆寂”——熄灭人生的一切烦恼和痛苦的境界等等。  “四谛说”的第四谛是道谛,是指佛教的人生解脱,即痛苦的人生通向“涅般”境界,通常是指...、所欲不得、等等苦中解脱出来。不过在一般关于佛祖创教史料和传说中,都没有正面提及佛祖作为一位王子自幼不可能不担忧自己弱小国家的君臣百姓可能遭遇的亡国丧家痛苦。关于这一点,在任继愈主编的《佛教史》中...

    周泉缨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274956480.html
  • 敦煌莫高窟禅窟的历史变迁

    得如来智慧之后,才能方便开导广大众生,从而走共同解脱。他们参禅的寂静处,在佛教经论典籍中被称为阿练若或阿兰若,汉文译为寂静、无诤声、空闲处等,一般来说,距城镇或居民点大约四十里开外处是比较适宜的...窟(东窟)。当时,河西都僧统司下设三窟教授职,管辖三窟修禅事宜。此外,与禅窟、禅僧有关的称呼还有“三窟教主”、“三窟院主”、“检校三窟”、“知三窟”、“住窟禅师”、“窟禅”、“住窟禅僧”等。[2] ...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50456970.html
  • 赵州和尚的生平化迹

    悬空,朝南泉喊:“相救!相救!”南泉便上扶梯,若无其事地数:“一、二、三、四、五。”从谂过会儿却去礼谢南泉:“谢和尚相救。”其实和尚未曾授手,也未曾搭梯,何言相救?不过向他指出一条解脱罢了,此即...远参南泉密受道  赵州从谂,俗姓郝氏,为曹州(今山东曹县)郝乡人,生于唐大历十三年(778)。因晚年久居赵州观音院,故时人多以赵州相称。他幼年即孤介不群,根性颖利,自幼辞亲出家,在曹州扈通院随师受业。师勉...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1857234.html
  • 袁宏道净土归趣略析

    心理和认识基础,再经此类切身体验,便可能更加激发对解脱的渴望,净土法门自然是最为方便稳当的超越和最令向往的理想归宿。当然这是比较显见原因的解释思路。因为比较李卓吾,李的人生经历更加困苦,且由于性情...威慑力,也即是宋儒所谓佛教最能“恐恫人”处。对于“业力”的畏惧,可以激发寻求解脱方式和超越的理性探究,同样也强化扩大了非理性的想象翅膀和空间的拓展,这在明代的文学作品里多有反映。但净土教在明末显强...

    周 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92157239.html
  • 自信自力与他信他力:禅与净土的冲突与互补

    与其它世界性的宗教相比,佛教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此即其自力性。佛教所信仰的教主,既不是创世者,也不是救世主。佛陀示现于人间的乃是一导师的形象。他凭藉自身的努力证得解脱,并宣称他所发现的解脱,他所证得的解脱果,对于其他的有情生命也同样是普遍有效的。如果寻求生命拯救可以视作一切真正宗教一个共同的目标,则佛教在此问题上的一个基本主张是:拯救的可能性不是源自某种外在的超越性实体或绝对力量的宽宥...

    吴可为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060758901.html
  • 人间佛教的现代生命关怀

    出世的道路,并为人们提供了解脱。而人界在六道轮回中有一个特殊的地方一一只有人才可以向四圣转化。这赋予了人以崇高的使命,承担了最重要的角色,人既是解脱的主体,又是解脱的对象。“今后佛教应多...心解脱。佛教提供的解脱理论即“戒、定、慧”三学,具体化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六度,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具体修行方式。佛教解脱依靠两方面...

    梁巧英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80559589.html
  • 群星灿烂 明月独辉——尊师土登益西尼玛活佛传略

    恶习,不做打架斗殴、偷牛盗马等不利于社会、不符合教义事。通过方便善巧,使无数僧俗众生引向成熟解脱。  同时,为了自他积资除障、让人间佛法常在、法轮常转,上师亲自投资出力,组织人员,修建了很多神殿、...无数幸运儿证得解脱果位。不仅如此,还表示其法身将会幻变不断,曰:  “法身二智任运状,  秘籍告示显境象,  慈悲化身满十方,  吾具幻法不可量,  遍布三千大世界,  九洲雪国地域广,  更是所化...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414960942.html
  • 中国近代佛教复兴再审视

    关怀而发端的。所不同的是,后来者只需在本怀上契合于释迦本怀而起信,就可跟随导师一般随佛陀踏上佛教的解脱。这也就是《起信论》所提倡的“本愿”思想。而贤首的“性起&...中国近代佛教复兴再审视   ――再看杨仁山再看近代佛教复兴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周 齐   籍这次在毗卢寺召开‘近现代佛教学术研讨会’之际,又看发端于...

    周齐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1085171309.html
  • 论佛教与蒙古民族文化的融合

    支柱,否则他就是一个没有信念、没有理想、只有低级生活追求的、不在乎是非善恶的玩世不恭辈。 佛教的出现,以智慧的正见,慈悲的胸怀,利他的行动拯救了无数受贪、嗔、痴引发的种种痛苦煎熬的众生及其心灵。博大精深的佛教思想是世界上极为丰富的精神宝库,它不但引导无数寻求解脱的众生进入了菩提,而且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文化的发展、伦理道德的成熟、社会的和谐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佛教今天仍给世界带来和谐...

    贾拉森

    |论佛教与蒙古民族文化的融合|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74474016.html